卖家故事《经验篇》
卖家分享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故事,而是融合了多个人的情节。但我希望,如果你偶然间读到这些故事,不妨照照镜子,也许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有你的影子。
故事一:创业之后再度打工
我在一个行业聚会上遇到了主人公A,我们交流中得知他刚开始做亚马逊,而且参加了某机构的高价培训。据说,培训内容包括军事训练和团队建设等。当然,最吸引人的可能就是培训机构宣传的当场出单的技巧。我们有过一些交流,偶尔也谈到了产品选择和运营策略。但明显可以感觉到,A的思维还停留在培训的框架中,他更侧重于跟卖而不是自建Listing和品牌建设,聊天中也能察觉到他对跟卖所带来的许多问题的困扰。有时候我建议他尝试自建Listing,但他总是用很多不成熟的理由来回应。A的店铺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对于初次见面时充满信心,我偶尔能感受到他在经营不善后的失望和动摇。有一天,A说:“魏哥,现在不方便聊天了,我找了一份工作,打算多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考虑创业。”A说完后很快离开了,我知道以后我们应该没有太多聊天的机会了。我想起那些关于创业失败率的报道,不禁觉得,A的经历也成了那个数据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故事二:总在寻找捷径,总是死账号
我与主人公B的接触源自他询问是否可以推荐一些国外社交媒体上的大V或者网红,因为他想请这些社交达人来推销他的产品。我问他,你的店铺现在运营得如何?他回答说,我刚刚注册了一个账号,想先找人刷单和写评价。我对此感到很无语。他甚至连运费设置等基本操作都不会,却急着筹划刷单。我说,你应该先打好基础啊,比如产品选择、优化和基础操作等。为什么要急于刷单呢?无论刷单是否有效,你连基础操作都不会,对于一个亚马逊店铺运营来说简直是致命的伤害。他并没有在意我的基础操作建议,只是回复说:“淘宝上都是要刷单的啊。”
B是从淘宝转型到跨境电商的。据B自己说,他们在淘宝做得相当不错,年销售额达到了千万级别。之后,他时不时地向我咨询一些问题,比如是否可以不贴标签直接发货给FBA,然后让亚马逊帮忙贴标签;亚马逊为什么不允许一个电脑登录多个账号这样的规定太不人性化等等。B提问的问题很多,但我感觉他总是试图降低亚马逊的标准。每次当我告诉他某件事是不可以的时,他总是不情愿地说:“好吧。”我能感受到他的勉强,我也相信他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最近,他又忙着注册新账号了,因为之前的一批账号都被禁掉了。他决定转战欧洲站,因为他听说欧洲站的利润率更高。他问我,是否可以自己注册账号?是否可以不提供银行对账单?是否可以不需要VAT税号?
故事三:半年打造信心,全面转型
C卖家,参加过专业的培训,之前已经参加过其他的培训,而且账号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所以她来参加培训只是希望获取一些补充信息。在课堂上讲到基础知识时,她总是在刷微信,但当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我明显感觉到她变得专注起来。课后,她经常跟我在线上进行交流,涉及选品方向、品牌规划、人员安排、公司管理等等。我能感受到她行动迅速,她快速决定品牌、备案、发货,一气呵成。她对新一年的产品线和站点规划也有明确的方向。最近,我们谈到了她的计划,她说她已经决定缩减其他平台业务,全面转型做亚马逊。在新的一年里,她计划在多个站点展开业务,并将多个产品线进行精耕细作,为各个类目和站点注册商标以保护品牌。她相信这样做下去,一定能有不错的收获。其实,我知道她现在的业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热门标签
查看更多扫码加入「外贸企业家交流论坛」

进群福利:行业交流 | 企业论坛 | 资源共享